
一、课程亮点与培养目标
清华大学国学进修班以“传承经典、经世致用”为理念,依托清华人文学院与国学研究院的学术资源,构建“经典研读+实践应用+跨界创新”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。课程旨在培养具备扎实国学根基、能贯通古今中外的复合型人才,助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治理、文化创新等领域的应用。
二、核心招生要求
1. 基础条件
学历要求:本科及以上学历(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大专);
文化认同: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深厚兴趣,愿意深入研习国学经典;
学术基础:需具一定的文史哲知识储备,建议提前研读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史记》等基础典籍。
2. 专项能力要求
经典研读能力:能系统背诵“四书”及《周易》《诗经》中的一种,熟悉《说文解字》部首与“六书”理论;
文献分析能力:具备阅读甲骨、金文、简帛等出土文献的基础,能结合传世文献进行初步考释;
思辨与表达能力:需提交一篇国学主题论文(如“礼乐秩序的现代转化”),展现独立思考与学术写作能力。
三、课程模块与教学特色
1. 课程设置
模块 |
核心课程 |
教学形式 |
经典研读 |
《四书精读》《周易思维》《楚辞与先秦文学》 |
原典诵读+逐字解析 |
文献与考古 |
《甲骨文与青铜器研究》《敦煌文献导论》 |
实物观摩+田野调查 |
思想与实践 |
《儒家管理哲学》《道家与生态文明》《佛经智慧》 |
案例研讨+企业参访 |
跨界创新 |
《数字人文与古籍保护》《传统文化IP开发》 |
工作坊+项目制学习 |
2. 教学特色
名师领衔: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(如陈来、刘东等)亲自授课,并邀请故宫博物院、国家图书馆专家参与教学;
沉浸式学习:开设篆刻、古琴、书法等实践课程,组织曲阳石刻、敦煌莫高窟等文化遗址考察;
成果转化:优秀学员可参与“清华国学智库”项目,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乡村振兴、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。
四、考核与证书
考核方式:笔试(国学综合知识+经典解读);
面试(个人学术陈述+现场答辩);
实践成果(提交一份传统文化创新方案或调研报告)。
五、适合人群与报名须知
1. 适合对象
传统文化爱好者(如国学社团骨干、非遗传承人);
文化相关从业者(文博机构、文旅行业、教育领域管理者);
企业高管(需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以优化管理模式)。
2. 报名流程
材料提交:身份证复印件、学历证明、个人陈述(1000字)、国学相关成果(论文/作品);
资格审核:材料初审→笔试通知→复试(面试+实践考核);
录取通知:择优发放录取通知书,额满即止。
3. 学费与学制
学费:2.68万元/期(含教材、讲座、考察费用,不含食宿);
学制:1年(每月集中授课2-3天,周末可选线上研讨)。
六、常见问题解答
Q:没有国学基础能否报名?
A:需通过初试(国学基础知识测试),建议提前研读《国学概论》等入门书籍。
Q:课程是否提供学历认证?
A:本班为非学历教育,颁发清华大学结业证书,可作为职业能力证明。
Q:毕业后如何持续学习?
A:优秀学员可申请加入“清华国学校友会”,参与年度论坛、课题合作等深度活动。
总结
清华大学国学进修班以“原典精读+实践创新”为核心,既注重学术深度,又强调文化落地。无论是希望提升个人素养的传统文化爱好者,还是寻求管理智慧的企业人士,均可通过系统学习实现“修身齐家治国”的进阶目标。2025年春季班招生即将启动,建议尽早准备报名材料以抢占名额。